imtoken官网正版下载-近两个月爱尔眼科子公司至少四遭处罚
海报新闻记者 刘敬怡 吴军林 上海报道
作为头部眼科上市公司,爱尔眼科的业绩表现、分红以及经营的稳健性,在业内常被视为标杆。然而,这家曾经的“眼科茅”风光不再——2021年,其股价曾攀升至92.69元的历史高点,市值一度冲破3800亿元;不过四年光景,其市值已大幅缩水至千亿元附近,蒸发近2600亿元。截至发稿,爱尔眼科股价报13.16元/股,市值1227亿元。
更令人关注的是,公司治理层面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仅过去两个月,爱尔眼科旗下子公司就接连发生了4起涉及无证执业、违规收费等违规行为。
过去两个月发生多起违规
天眼查显示,截至目前爱尔系公司收到行政处罚116条。黑猫投诉平台显示,爱尔眼科相关投诉达200余条,其中包括对医生不专业、客服服务等问题的投诉。
信用中国官网显示,今年6月3日,广州番禺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因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被罚5万元。
6月18日,仙桃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因在2022-2023年间存在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不合理收费、将非医保项目纳入结算等行为,被罚33.28万元。
7月2日,本溪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因在2022-2023年间存在超标准收费、过度诊疗、重复收费等行为,被罚9.24万元,并退回违规医保资金10.59万元。
7月9日,许昌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因行贿被罚12万元。处罚决定书显示,该院在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期间,通过自行制订的《健教服务部公卫渠道费用管理办法》,按患者手术费用比例(通常为除药品外总营收的10%)以“转诊费”名义贿赂推荐人(包括个人、村医、民营医院工作人员等),涉及患者181名,推荐人员79名。
上市16年来首现扣非净利润负增长 2025年一季度回温
爱尔眼科2024年报显示,公司全年营收209.83亿元,同比增长3.02%,增速较2023年的26.4%有所下滑。归母净利润35.56亿元,同比增长5.87%,扣非净利润30.99亿元,同比下降11.82%,这是自2009年爱尔眼科上市以来首次扣非净利润负增长。
分季度来看,其业绩在2024年第四季度出现下滑。当季净利润录得1.04亿元,扣非净利润为亏损1453.15万元。
爱尔眼科在年报中表示,2024年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消费需求出现明显不足,眼科行业增速呈现放缓态势,公司经营面临较大挑战。
分业务来看,屈光业务贡献营收76.03亿元,占总营收约36.23%,营收同比增长2.31%,毛利率下滑2.28个百分点至55.11%。视光业务贡献营收2.4亿元,同比增长6.42%,毛利率下滑2.56个百分点至54.49%。
2025年一季度,爱尔眼科业务短暂回暖,实现营收60.26亿元,同比增长15.97%,实现净利润10.05亿元,同比增长16.71%。
屈光项目增速放缓至个位数
屈光项目历来是爱尔眼科核心的营收支柱,长期占据其业务板块的主导地位。
2015年至2023年,爱尔眼科屈光业务营收增速始终为两位数,而2024年增速降至2.31%。
同行业也有类似趋势,2024年光正眼科屈光业务实现营收2.58亿元,同比减少13.09%;何氏眼科屈光业务实现营收2.17亿元,同比减少9.08%。
目前,眼科市场竞争加剧,智研数据显示,2016至2023年,国内眼科专科医院数量从537家激增至1465家,多家区域连锁品牌以低价策略蚕食市场。
去年,多家眼科机构毛利率下滑。爱尔眼科降5.27个百分点,何氏眼科降7.55个百分点,华厦眼科降9.87个百分点,普瑞眼科降15.95个百分点。
多线突围与加速收购
面对困局,爱尔眼科试图多线突围。2024年推出眼科垂直大模型AierGPT和数字人“爱科”,与科大讯飞合作加码AI诊疗。此外,国际化布局同步推进,欧洲分部收购英国Optimax集团,境外收入增至26.3亿元,占营收12.5%。
过去一年,爱尔眼科收购步伐持续加快。2024年5月,爱尔眼科发布公告称,以13.44亿元收购重庆眼视光、周口爱尔等52家医疗机构部分股权,预计新增商誉约12亿元。2024年7月,爱尔眼科发布公告称,以8.98亿元收购虎门爱尔、运城爱尔等35家医院部分股权。
截至2024年末,公司境内医院352家,门诊部229家。随着收购,爱尔眼科的商誉也再攀新高。年报显示,其因收购子公司产生的商誉的初始金额为101.69亿元,占资产总额的3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