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铺黄金中期净利暴增286% 繁荣背后也有“成长烦恼” | 大鱼财经
一家专门在SKP、万象城等高端商场卖黄金的公司,能有多赚钱?8月20日中午,老铺黄金股份有限公司(6181.HK)用半年报给出了答案:净利润22.68亿元,同比暴涨285.8%;营收123.54亿元,增幅超过两倍。这意味着什么?平均每天净赚1250万元,每股盈利从去年的4.11元飙升至13.38元。
单店年销10亿元不是梦?“贵族黄金”的财富密码
什么样的生意能让一个门店半年卖出4.59亿元?财报显示,老铺黄金做到了,2025年上半年其在单个商场平均实现销售业绩约4.59 亿元。而且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调研,这一数据在中国内地所有珠宝品牌中稳居第一。
如果将上半年单店平均4.59亿元的销售业绩进行年化计算,全年的销售额将达到9.18亿元,接近10亿元。对于老铺黄金的优势门店而言,“单店年销10亿”或许是一个触手可及的目标。
更有意思的是,买老铺黄金的顾客中,有77.3%也是路易威登、爱马仕、卡地亚的常客——这不仅是品牌定位的成功,也是商业模式的胜利。
从渠道表现看,这种“贵族路线”正在全面开花。线下41家门店贡献107.36亿元,平均每家店半年营收超过2.6亿元;线上平台虽然起步较晚,但增速更加惊人,收入16.18亿元,同比暴涨313.3%,占比已达13.1%。
在国内市场风生水起的同时,老铺黄金开始试水国际化。
新加坡金沙购物中心的首家海外门店开业,境外业务收入同比激增455.2%——尽管基数较小,但这个开局足够亮眼。从SKP到金沙,老铺黄金似乎找到了复制成功模式的钥匙。
但国际化从来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海外消费习惯、品牌认知、供应链管理都将是全新挑战。目前看来,公司显然准备充分——研发投入2451万元,同比增长273.9%,超过2100项原创设计和519项专利为品牌出海提供了弹药。
繁荣背后的“成长烦恼”
业绩爆发的背后,一些数字却让人忧心。为了支撑快速扩张,老铺黄金的“家底”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最直观的是存货井喷:从年初的40.88亿元激增至86.85亿元,增幅超过一倍。公司解释这是为了应对门店扩张和销售增长,但如此规模的库存积压,一旦遭遇市场波动,风险不言而喻。
更值得关注的是债务结构变化。计息银行借款从13.73亿元飙升至31.83亿元,资产负债率从38.1%上升至43.1%。虽然5月份通过H股配售融资26.98亿港元充实了现金储备,但这种“借钱扩张”的模式能否持续?
最让投资者担心的恐怕是现金流状况。报告期内,老铺黄金经营性现金净流出22.15亿元。公司解释称,这主要因为动用配售资金采购了23.69亿元黄金原材料,剔除这部分影响后实际净流入1.54亿元。
这个解释听起来合理,但透露出一个信号:公司正处于大举备货的状态。问题在于,黄金价格波动剧烈,公司仅在2月进行了一次调价,导致毛利率从去年的水平略降至38.1%。如何在金价快速上涨的市场中保持灵活定价,将考验管理层的应变能力。
豪气分红背后的自信与压力
面对外界质疑,老铺黄金用实际行动展现信心: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9.59元,相当于将截至6月底未分配利润的一半回馈股东。这种慷慨程度在港股市场并不多见,体现了对未来的信心,也承受着巨大的现金压力。
与此同时,公司通过股权激励留住人才,向48名员工授出71.7万股奖励股份。有趣的是,应收款项周转从25天缩短至12天,“自收银模式”的推广效果初显——在现金流承压的当下,这种运营效率提升显得尤为珍贵。
站在半年报的节点回望,老铺黄金几乎创造了一个商业奇迹:用高端定位撬动消费升级,用渠道下沉放大品牌势能,用国际化拓展增长空间。单店效益遥遥领先,品牌力持续提升,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护城河。
但快速增长的同时,风险也在积聚。高库存、高负债、现金流承压,这些都是成长路上的“拦路虎”。更深层次的挑战在于:当黄金价格波动加剧、消费市场趋于理性、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老铺黄金能否在保持高增长的同时,构建更加稳健的财务结构?
记者:杜林 编辑:杨子梦 校对:杨荷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