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助贷巨头卷入校园贷风波,度小满对事件暂未正面回应
泰山财经记者 林俊洁
在国家明令禁止网贷机构向在校学生发放消费贷款的背景下,毕业生小朱(化名)在学校期间背负了巨额网贷,引发舆论的广泛关注。泰山财经获悉,小朱在度小满平台的贷款金额高达6万余元。
泰山财经记者就度小满平台对全日制在校生身份核验的具体流程与标准,以及对该事件的后续处理等问题,向度小满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复。
据山西日报报道,2021年9月至2024年6月,身为在读研究生的小朱因为自身家庭状况等原因,在度小满等多家网贷机构申请了贷款25.6万元,其中在度小满借款金额超过了6万元。
据小朱自述,其各家网贷总借款规模约40万元,除借款本金之外,额外支付的利息则超过10万元。小朱向媒体表示,其每借1元钱,平均要还0.34元的高息。
对于外界的疑问,度小满客服向媒体表示,平台借贷服务面向18周岁至55周岁人群,经过综合评估审核,审核维度包括年龄、职业、收入等,且全日制在校生是不支持借款的。
记者获悉,在度小满申请借款时,需同意用户协议,该协议中确实明确了非学生承诺条款,即借款人需承诺自己非全日制在校生。
值得注意的是,该条款为“承诺”条款,对于平台如何核实借款人是否为全日制在校生,度小满客服并未正面回应。业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非学生承诺”条款可能仅依赖用户自行申报,缺乏有效的后端核实机制,难以真正阻断学生群体借款。
“我们不是不想查学生身份,而是查不到。”某助贷公司从业人员坦言,目前多数机构无法直接接入学信网数据,只能通过年龄(如22岁以下)粗筛客群,但对研究生、专升本学生或者一些超龄群体仍存在盲区。
记者了解到,度小满向学生放贷也并非个例。2025年7月至今,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度小满发放校园贷的投诉已多达数十条,其中多数投诉还提及诱导借贷、变相高息放贷和暴力催收等。
有用户反映,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求学期间,通过度小满贷款产生息费3876.63元,平台已核实其学生身份并提出补偿800元的方案,但拒绝退还全部息费,理由是用户“隐瞒学生身份”,却无法提供放款前核实非学生身份的书面记录或录音证据。
另有不少用户投诉称,度小满涉嫌诱导在校大学生贷款,并通过拆分利息、服务费、技术服务费等方式隐性提高综合贷款成本,实际年化利率超过30%,涉嫌变相高利贷。
据了解,重庆度小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重庆度小满小贷”),成立于2015年10月21日,注册资本为74亿元,度小满(重庆)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度小满(重庆)科技”)、重庆度小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度小满信息”)分别持有94.59%、5.41%股权。
度小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持有度小满(重庆)科技100%股权。度小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月19日,注册资本111.12亿元,董事长为张文斌。而度小满信息的实际控制人为朱光、孙云丰。
公开资料显示,度小满源于2015年12月百度整合金融业务成立的金融服务事业群,由百度高级副总裁朱光负责。2018年4月,百度金融拆分独立,启用“度小满”品牌,获TPG、凯雷等机构超19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约260亿元。
记者从度小满APP获悉,该应用的开发者为度小满信息公司,资金来源及贷款机构显示为重庆度小满小贷公司。
产品界面披露,度小满最高可借额度20万元,年化贷款利率为单利4.9%至24%。
据悉,2024年,重庆度小满小贷实现营业收入22.57亿元,同比增长24.7%;净利润8.59亿元,同比激增306.1%,日均盈利235万元;净资产收益率11.08%,创历史新高。
截至2024年末,度小满的贷款余额2586.13亿元;其中消费贷占比93.24%,累计发放贷款规模超2万亿元。同期,重庆度小满小贷资产规模为165.27亿元。
